|
党 建 经 验库伦旗“三个贯穿”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库伦旗将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培养教育等环节,充分发挥了年度综合考评的激励导向作用。
考核结果始终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中发现的结构不合理、运行情况不好、干部群众意见较大、考核结果为较差的领导班子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年初以来,已对3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组织调整;对群众口碑好、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的7名领导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使用。
考核结果始终贯彻于干部管理监督。按苏木乡镇场和旗直部门进行分类,对年度考核结果为较差等次的4个领导班子在全旗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并由旗委组织部长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谈话诫勉,领导班子制定整改方案,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制定定整改台账,限期进行整改。同时,由旗委组织部干部组对整改情况进行全程监督,进一步强化了年度实绩考核问责问效。
考核结果始终贯彻于干部培养教育。依据考核结果加强教育培养,对领导干部进行调学调训、轮岗交流,补齐能力素质短板。结合去年年度考核情况,年初以来,已举办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培训班、现代农牧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等专题培训班25期。对考核中发现有潜力的78名优秀年轻干部,及时纳入了后备干部库,有针对性的培养锻炼。聚 焦 脱 贫库伦旗志智双扶奏响脱贫“奋进曲”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脱贫攻坚蔚然成风、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时下,走进库伦旗,文明新风馨香扑面,村民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这是全旗大力推进扶志扶智带来的喜人变化。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库伦旗坚持把扶贫和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典型选树、文化服务等鼓舞人、感染人,增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奏响了别具特色的脱贫“奋进曲”。
“刷新颜值”,摒弃生活陋习。洁净水泥路,漂亮木栅栏,路两边种满了花草树木,墙面上,布满了引人注目的宣传画。扶贫励志、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移风易俗、道德建设……一面面宣传墙充满时代气息,一道道标语洋溢着正能量。“我现在不像原来那么懒了,看到哪儿脏就想扫一扫,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房子建得这么好,给咱创造的这美好环境得好好保持啊!”六家子镇小南京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明开心地说。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是“精神脱贫”的坚实基础。目前,全旗已累计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4000余万元,清理各类垃圾5000余立方米,清理街路10万延长米,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随着村庄环境的改善和宣传教育力度的加大,村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心中都有一份保持村庄卫生整洁的责任心,主动清扫房前屋后垃圾,摆放整齐家门口的物件,“村庄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变成了村民的共识,形成了良好的氛围。部分村民还自发成立了义务清洁小分队,每天早晚义务打扫村庄卫生,时刻保持道路、院坝没有垃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更让村民摒弃了传统生活陋习。如今,库伦旗环境靓丽清新,处处生机盎然,交出一份美好乡村靓丽答卷。
“励志典型” ,激发脱贫动力。“你真是傻,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人家都争着去当贫困户,你有着贫困户的资格却自己要求退出。”这是额勒顺镇泊白嘎查的贫困户巴特尔经常听到的话。57岁的巴特尔和妻子朴实善良、勤俭持家的美德在村里是出了名的。2015年,巴特尔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综合症,妻子也因高血压、心脏病常年吃药,这让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窘境。2015年,巴特尔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利用产业扶贫资金购买了3头母牛,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如今已经发展到9头,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收入非常可观。2017年,巴特尔主动提出退出贫困户,他说:“国家的政策真的很好,可没有自己的努力也是不行的,我不能再占着贫困户这个名额了,把党的好政策让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吧。”
为着力发挥先进典型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全旗各地深入开展“文明家庭”“脱贫之星”“最美人物”“美丽家庭示范户”等各类创评活动,在贫困村、贫困群众中选树“精神脱贫”典型。对于贫困户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该旗不仅给予嘉奖,还将其脱贫事迹搬到舞台上,编成快板、小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各地巡回展演。如今,全旗各地已累计开展各项创评活动30余场次,评选出各类典型200余人,榜样的力量唤起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
“送戏下乡” ,丰富精神生活。“以前一到农闲时间,村里打麻将、赌博的情况很严重。现在好了,村里有文化广场,隔三岔五就有送戏到村的活动。晚上还可以在广场上跳会儿安代舞。打麻将、喝酒的人也少了,日子过得有意思多了。”白音花镇阿其玛嘎查党支部书记嘎达满足地说道。在扶贫干部看来,贫困群众之所以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风俗习惯落后,根本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精神文化建设缺失,缺乏正能量的浸润与影响。为解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库伦旗推进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积极开展送文艺送电影下乡活动,旗乌兰牧骑每年平均送文艺下乡演出100多场(次),旗文化系统每年平均组织送电影下乡活动1000多场(次),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还积极培育“草根文化”,下力气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目前,全旗已组建草根文化艺术团、原生态安代队、老年文艺队等各类民间文艺队500多支,他们每天活跃在各个乡村,为广大群众送去欢乐。据统计,今年以来全旗已累计开展扶志、扶智、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专题文化演出40余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
“对于脱贫攻坚而言,精神文化的力量似乎并不足以立竿见影,但当群众有了强烈的脱贫意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之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旗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显林语重心长地说道。综 合 动 态●库伦旗紧紧围绕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目标,以“六个精准”基本要求,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聚力脱贫攻坚,一手抓资金项目支持,一手抓人才技术支撑。协同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软硬”兼施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年初以来,为1351户、3592贫困人口购置基础母牛2329头,基础母羊3451只,基础母驴747头。大力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投资2.5亿元建设高产高效节水农田30.3万亩,惠及2482贫困人口。全面落实“三个一批”分类诊疗、“一站式结算”服务、健康扶贫“三兜底”保障等制度,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达到92.87%。建立人才服务基层长效机制,从沈阳农业大学、市林科院、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等院所柔性引进23名专家,并整合旗内职能部门人才资源,采取“柔性引进专家+本地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模式,组建了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产业三个领域“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包乡联村的方式,深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指导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持。
●库伦旗通过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企业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实行“先照后证”、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等措施,全旗市场主体发展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注册资本大幅增加、个体户和小微企业增速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企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的局面,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934户。
●今年,库伦旗进一步突出蒙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力提升蒙中医药治未病的能力,不断推动蒙中医药健康服务与养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在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项蒙中医药适宜技术,在100个嘎查村卫生室推广4项蒙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建设自治区特色蒙医重点专科2个,通辽市蒙中医重点专科4个。在旗蒙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和中医院治未病科的基础上,在8个苏木乡镇卫生院建设蒙中医馆及治未病科,启动实施计划总投资1750万元的旗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门诊病房综合楼5000平方米。同时,结合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在中医院、蒙医医院、蒙药厂推广蒙医整骨、蒙医针灸、推拿按摩、药浴治疗、蒙药农业观光和蒙古药膳房等中蒙医养生度假旅游产品。
●近日,六家子镇杏树洼村项目区1700亩马铃薯种植喜获丰收。据了解,这些土豆将摆上肯德基的餐桌。
●日前,库伦旗各社区社区先后召开党委换届选举党员大会,参会党员们认真选举自己的“当家人”,希望新当选的社区党委书记能给居民群众带来更高的幸福指数。
气 象 服 务
(库伦旗气象局提供数据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