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8-6-7 00:42:05

【库伦劳模风采】库伦旗司法局人民调解员郑维勤




库伦旗司法局人民调解员郑维勤
一身制服,一辆旧车,走遍了西沟东梁,踏遍了南山北坡;一身正气,一腔法理,串起了万家平安,担起了百姓喜乐。人民调解员老郑,扎根基层三十载,调解普法进万家,他以一个人的力量,带动一群人的力量,让司法正义在荞乡大地熠熠闪光!



老百姓的贴心人老郑全名郑维勤,作为库伦旗司法局的一名老党员、老干警,老郑说平凡却也不平凡。说他平凡,是这个汉子貌不惊人个不出众,扔到人堆里保证你再也找不见;说他不平凡,是因为他身上特殊的气质——说他汉族有人相信,因为他无论干调解还是做案卷都字正腔圆,条理清晰;说他蒙族没人怀疑,因为他和蒙族群众亲如一家,蒙语交流毫无压力。更值得称道的是他身后的数字:从助理调解员到专职调解员,累计处理疑难纠纷3000余件,排查各类矛盾问题千余起,劝解群体性上访456起,避免多起械斗纠纷事件和75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多年来,老郑一直奋战在民调工作第一线,接案率做到100%,调节成功率达98.8%以上,得到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好评,曾先后被授予“库伦旗优秀共产党员”、“全旗司法行政先进个人”、“人民调解先进个人”、”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调解员”等荣誉称号;2017年,话剧《贴心老郑》首次登上全市政法汇演大舞台;通辽日报、通辽电视台、自治区法治在线频道都采写过他的个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这样的老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获得的荣誉证书
解决纠纷的好帮手老郑曾长期工作过的库伦镇是旗政府所在地,全镇有53个行政村,8个社区,1个国营林场,常住人口10万多人,外来暂住人口2万多人,社情复杂,民风强悍。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调解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到基层社会的稳定。秋季的一个下午,老虎洞嘎查村民王某和下派村干部发生纠纷,争执中王某的头部受伤,一怒之下王某纠集宗族亲友50余人包围了村支部,扬言解决不好谁也别想走,眼看一场流血冲突一触即发。接到领导紧急指派后,老郑立即赶往事发现场调解。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他挺身而出,先设法稳住双方情绪,将受伤的王某送到医院进行包扎,控制事态向恶性发展;又找到村里的长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经过三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开导教育,涉事村干部赔付了王某的医药和治疗费用,王某也反省了自己的冲动行为,一场群体性事件最终得到平息。
精准扶贫的好干部在2016年起,基层经验丰富的老郑先后被选派到六家子镇胡金稿和马石井子村驻村工作队,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老郑认为,上级组织干部驻村扶贫的初衷,既是体察民情、帮扶脱困的一项措施,又是传递政府关怀、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方式。在深刻理解活动意义的基础上,老郑基本天天下村走家串户,特困户则询问疾苦,致富户则倾听经验,有脱贫意愿的农户则出谋划策,让群众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心,从而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第一批脱贫名单动态调整后,针对部分群众不理解政策、不相信公平而采取上访的做法,老郑逐户走访,挨家调查,耐心疏导村民情绪,细心解答群众疑惑,排除了不稳定隐患,为下一步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地村民还给老郑编了首顺口溜:“村里来了指导员,走家串户不拾闲,老老少少都会见,大事小情他都管!”











工作日常作为库伦旗司法局的人民调解员,老郑还承担着难度大、任务重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这就是老郑,一位普通的司法干警,一个看着亲、听着信、办事实的优秀人民调解员。不少人说,司法民调工作又烦又苦又累,社会地位又不高。老郑却不这样看,他打心眼里热爱这个工作,老郑常说,能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办事,再苦再累我心里也甜!


编辑:魏巍
审核:包丽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库伦劳模风采】库伦旗司法局人民调解员郑维勤